老人一生都在行走,永不停息地行走。他孑然一身,背井离乡,从弱冠之年开始。 老人累了,遥望着前方漫漫长路,找了路旁一块比较平滑的石头歇下。 这是一片萧瑟的红枫林,神似手掌的火红枫叶落了满地,只剩了寥寥可数的几簇在风中招摇。 老人不由得裹紧了大衣,缓缓地举起颤抖而粗糙的双手,搓了搓自己褶皱纵横的脸颊,叹了口气:“唉,岁月匆匆啊!”他呼出的白气渐渐在寒冷中扩散,扩散。 回首当初的决定,可以说仅仅是因为年少的冲动。彼时那个倔强任性的男孩,总认为自己所处的地域过分狭小,于是,他放眼世界,不愿再做“井底之蛙”。很快,他草草规划了一个简易的蓝图,悄悄地躲过家人的视线,揣上几个盘缠,上路了。 起先,他的目标只是追梦,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,梦的归宿究竟在哪个地方,梦的旅途究竟有多么遥远。 老人弯腰拾起一片叶子,动作十分缓慢。他仔细端详着,口中念念有词。 是啊,当年他离家远行的时候,也正值这个落叶纷飞的季节。自家院子里那棵红枫树,有如鸡冠花般鲜红的叶儿都落遍了,光秃秃的枝桠却仍在坚强地承受来自风霜的侵袭。记得孩提时期,他常跟街坊邻居的伙伴们一起在树下蹦蹦跳跳、追逐打闹,踩得落叶“咯吱咯吱”地响。有时,他们还会捡拾起叶子,夹进自己喜爱的连环画中,等枫叶完全枯了,便成了一页天然的书签。 静坐于石上的老人,稍稍抬起头来,凝望着西沉的落日,眼里满是落寞与哀伤。接着,他又笨拙地从自己那打满补丁的大衣里摸出纸笔,不一会儿,苍劲的字迹留在了纸面上: “如果风知道愿托她替我捎去无尽的思念。请记得在薄暮的夕光中,有一位落单的守望者独守一叶记忆的孤舟。哦,我那遗失在芳华里的童年。” 写完后,老人微微一笑,很满足的笑颜却渗透了往事的沧桑。“流浪诗人”。 当曾经的那个男孩走过一段荆棘丛生的路途后,他终于确立了自己寻梦的方向。他自小热爱文学,许多个夜晚,当伙伴们在游戏玩耍时,他总是一个人捧着父亲的书籍,随意地找了个有光的角落坐下,认真地以享受的心态遨游于文学的海洋中。 所以,他想四处流浪,在生活中,在现实中寻找诗的素材。流浪诗人的路很是漫长,他穿越了茫茫广漠,踏遍了飘零落花,涉过了湍湍河流,饱尝了人间冷暖。 汨罗江畔,诗人宁静地看着波光漾动的江水,忆起了千年前的那位伟人,心潮澎湃,血脉贲张。诗人高傲地仰起头,高声吟诵:“汨罗江边跃起的一瞬,定格成历史的永恒。 怀着亡国的悲愤,带着对百姓的担忧,曾赋下千古名篇的楚辞才子,选择了以死亡来终结一切。 不,这是一种灵魂的重生。” 银白的月光幽幽地映射在江面上,一缕缕清辉弥漫。诗人挥笔将这七句短诗记录下来,字里行间里洋溢着不灭的希望。 面对着大明宫遗址,诗人沉默了,尽管他看惯了古时各大皇宫的沦落,可他依然在这座宫殿前陷入了沉思。诗人的嘴角轻扬起一线弧度,轻描淡写地慨叹道:“零星的歌声在历史之谷中回响,霓裳羽衣终将覆灭一度盛世。 这位跨越数百春秋的智者,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浮沉。 大明宫的废墟,是大唐留给后人的盛馔。” 诗人一个转身,又踏上了前行的路,继续他一个人的行走。 就这样,诗人的诗集越积越厚。 我想,现在,诗人的梦想已经实现了,或者说这位老人,他的魂魄在不断的行走中,不断地升华。 日出日暮,云卷云舒,潮起潮落。 正当老人淡化了这一切,他也成为了一个资深的“游吟诗人”——他自己定义的“游吟诗人”。 像亚得里亚海海岸的但丁,像爱琴海海边的柏拉图,谁不是一生都在孤独地一个人行走呢?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,他们仍旧渴望着在生死交接的体验中汲取点滴的哲思。 为了梦想,为了追求,就意味着应该放弃一些。 他们告诉自己,这何尝不好呢?
阅读(760) | 评论(2) | 字数(1524)
|